1940年 6月初,应天津燕乐戏院邀请,侯宝林与师叔郭启儒搭档签约去天津演出,他以反串京剧名声大振。当时报纸上称赞他是"唱功为相声第一人,学名伶皮黄最为神似"。经过几年艰苦奋斗,侯宝林的相声终于成为什样杂耍中攒底的“大轴儿”。 从清末起,一直到四十年代,按照老规矩,天津的杂耍园子历来是刘宝全、白云鹏的京韵大鼓唱“大轴儿”,再好的相声也只能排在倒二“压轴儿”,但侯宝林以卓绝的艺术冲破了老一套的规矩,也为相声增了光,添了彩。
前排左起第二位为侯宝林
尽管事业上蒸蒸日上,但当时日本铁蹄下的中国,战火连年,物价飞涨,资方以“合同”为借口,拒涨工资。侯宝林生活入不敷出,难以为继。为了维持生计,他除了在电台作节目,同时还在燕乐、大观园、天宝、玉茗春等几家戏园子赶场,后逐渐跻身于天津有名的五档相声。1945年他应邀回到北平上海游艺社演出,担任“大轴”。 新中国成立后,侯宝林更焕发了艺术青春,很快就成为妇孺皆知、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大师。
新中国成立后,侯宝林立志相声改革,一面对一些传统相声进行修改、加工,一面又创作了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相声。
1949年7月2日,侯宝林列席参加中国文学艺术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,聆听周恩来总理关于国内形势的报告。后又参加两期北平戏曲艺人讲习班学习,明白了在新的形势下,相声改革已迫在眉睫。同年秋,他首次为毛泽东、朱德等领导人表演相声。为了适应解放后的新形势,遵循毛泽东主席提出的“文艺为工农兵服务”的宗旨,在老舍等人的支持下,他同孙玉奎、罗荣寿、高凤山等人一起组建“北京相声改进小组”,先后任副组长,组长。
毛主席会见侯宝林等人
1959年,侯宝林加入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。1961年1月,在中央统战部、政协俱乐部的支持下,发起“笑话会”活动,共举行13次,整理笑话一百多个。1961年8月30日晚,中央电视台《笑的晚会》对外直播,侯宝林与郭全宝先生合作演出相声。这是相声第一次通过荧屏向世人展示。为贯彻中央“暂时困难时期,应丰富精神生活”的指示,又应邀去天津参加河北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《笑话晚会》,同去的有马季、于世猷、郝爱民。后来他遵照中央领导的意见,为在湖南养病的毛泽东主席录制了《关公战秦琼》、《戏剧与方言》、《改行》等12段相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