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连安(1899年—1966年9月),师从焦德海,原名常安,原籍北京,满族正白旗人,相声演员。
常连安七岁丧父,八岁母亲改嫁,中间读过两年私塾。9岁开始学京剧,10岁时去东北卖艺,在那里学京剧,唱黑头兼演老生,艺名小鑫奎。十五岁时,他幸遇良知携带返京,带艺加入“富连成”京剧科班,叶春善安排他入二科,萧长华为其定名连安,与马连良、于连泉(小翠花)同科学艺,曾在开明、华乐园、三庆等剧场短期演出。
常连安十八岁出科后因“倒呛”高腔唱不上去,遂改教戏,曾协助吴铁庵排练老生剧目,并向民间艺人学会了戏法和十不闲、莲花落等。脱离吴家后,较长期在绥远、包头、张家口、宣化一带“撂地”变戏法和唱太平歌词。在张家口时常连安的长子常宝堃出生,常宝堃四岁时就随父撂地,因天真活泼,被当地人戏称为“小蘑菇”,不久就叫响了。
常连安的戏法不是单纯的变魔术,他是中间带说口的包括一些笑话和小包袱,因为外貌俊朗,身形潇洒嗓音清脆引来不少观众。后来常连安结识了辛文利等人,他们联合演出,在一起切磋技艺,后结拜为义兄弟。他们是大哥:辛文利,变戏法,撂地时的“穴头”;二哥肇锡贤,变戏法,联系演出,著名相声演员赵佩如之父;三哥焦少海,相声前辈焦德海之子,赵佩如之师;四弟常连安;五弟陈荣启原说相声,三十岁后改说评书。故此,同行们都习惯地称常连安为“四叔”,其实他在常家并非行四,这几位结拜兄弟对常家日后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后来张家口闹水灾,卖艺收入微薄,便携妻儿到天津。在陈荣启介绍下,小蘑菇正式拜“幽默大师”张寿臣为师,取名常宝堃,同时代师收常连安为师弟,这样常家正式进入相声行。常宝堃出师后,与常连安合说相声,子逗父捧。后来常宝堃改由赵佩茹捧哏后,常连安便改为给二儿子二蘑菇常宝霖捧哏。父子们的相声在天津、北京演出和由电台播放,名声很大。常氏父子在这时灌制了不少唱片,如《小孩语》、《相面》、《闹公堂》等。常连安”除了张寿臣的传授外,还不断向马德禄、郭瑞林、焦德诲、焦少海、周蛤蟆等著名艺人请教,刻苦实践,有时一天要赶三家剧场、两家电台,由于逗捧一起学,技艺提高得很快。